周三(5月14日))周三亞市早盤,國際油價接近兩周高點,受益於亞洲大國與美國同意互相降低關稅,以及美元貶值的共同作用。布倫特原油期貨微跌0.15%,至每桶66.53美元;WTI原油期貨下滑0.11%,報63.60美元。兩大基準油價在前一交易日上漲逾2.5%,漲幅接近1.60美元。美元指數周二下跌0.67%,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,美國通脹低於預期。美元貶值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對其他貨幣持有者更便宜,從而提振了需求。
據市場調查顯示,兩大經濟體於周一達成協議,同意在未來90天內暫停新一輪關稅升級。美國將對部分亞洲大國商品的關稅從145%下調至30%,而亞洲大國則將對美國產品的稅率從125%降至10%。這項決定使原油價格在周二上漲近3%。
昨晚,美國API公布數據顯示美國最新一期原油庫存環比增加了約428萬桶,和市場所預期的回落196萬桶存在明顯差異,但即便如此,國際油價仍然顯著走強,成為了昨晚外盤上漲大軍中的領頭羊,那麼這主要是由美伊之間有所升溫的地緣局勢所導致的。

在美伊開啟第四輪談判之際,美國財政部發布了對於伊朗的新一輪製裁,延續了此前的極限施壓政策。與此同時,美國總統特朗普昨晚在一個投資論壇上發表講話,表示如果伊朗拒絕美國提供的道路、拒絕達成核協議,那麼美國將繼續加碼對伊朗的製裁,那麼受此影響,國際油價延續了短期的強勢表現,最終的漲幅達到了2.5%左右。
但值得強調的是,當前原油在整體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供需壓力,近期油價的強勢表現應被視做反彈而非反轉。此外,地緣局勢瞬息萬變,此次驅動原油價格反彈的因素與4月中旬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,同時,盤麵也像上次一樣再次運行到了效力較強的壓力區間附近,所以在這種背景之下,建議交易者謹慎操作,儘量不要貿然追多。以布倫特原油為例,若在盤麵未能向上突破並站穩位於69-71美元一帶的壓力區間之前就以震蕩偏強思路進行規劃,則將麵臨相對較大的風險。